行业资讯

Industry Information

行业新闻

中心动态

健康知识

医疗、教育、养老如何成为“新三驾马车”?

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,如何拉动消费成为增长引擎变得至关重要。有业内人士建议,让医疗、教育、养老成为“新三驾马车”,适时出台激励政策,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,做长做细相关产业链。

此建议的大背景是:养老产业迎来“井喷前夜”,一线城市养老院“一床难求”现象较为普遍,井喷的需求和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;教育培训市场方兴未艾,在2017年的资本市场上,中国教育板块独树一帜,吸引了近130亿美元的投资,较上年增长近一倍,民众教育需求旺盛,社会资本看好教育市场的前景;健康领域需求加速上升,去美国治疗癌症、去英国做心脏手术、到德国看骨科、去日本体检、去韩国美容……赴国外寻求高质量健康服务,成为越来越多中高等收入群体的选择。

与此建议相反,另一派人士则认为,在出口、投资双双下滑的危急关头,拉动消费固然是不二选择,但居民的消费被压在房子之上,导致居民消费乏力。另外,在民众报怨教育、医疗费用高企之际,中国老龄化步伐加快、养老成本上升,此时提出“新三驾马车”建议,恐怕会引起民众情绪反弹,损伤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
为避免“新三驾马车”拉动消费论引发误解,必须厘清这是针对不同人群而言采取的递进政策。简单讲,让医疗、教育、养老成为“新三驾马车”是针对中高收入群体的,而对低收入群体来说,医疗、教育、养老方面还需要公共福利政策兜底。所以,激励医疗、教育、养老消费必须坚持这样的原则,即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下,推出高端增值服务的新方式和新政策。

首先,我们在提“新三驾马车”的时候,必须要考虑政府在其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。众所周知,目前的教育资源紧缺,养老资源稀缺,医疗资源过度集中。这三个方向确实有巨大的内需可以释放。但是我们讲释放内需,不应该以增加公众生活成本为代价。如果财政支出在这个过程中不起到关键的作用,就会发生“甩包袱”的现象,教育、医疗、养老如果成为“新三座大山”,反而不利于消费升级,搞不好还将导致生育率进一步降低。所以,探讨“新三驾马车”拉动内需,必须以政府的公共福利保障定位和财政支出的担当精神为前提。

其次,是如何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的问题。比如养老,有人认为这是继房地产之后下一个产业“富矿”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7年底,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.41亿人,占总人口的17.3%。预计到2050年前后,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.87亿,占总人口的34.9%。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,一对夫妻照顾4~6个老人不堪重负,社会化养老必然提上日程。但总体来说,我国养老产业这个“富矿”还需要培育。除了市场供给短缺和从业人员缺口大等问题外,最大的问题是相关政策严重滞后。对于养老产业的扶持,政策不只要出台开办、税费等激励政策,还应当以“购买服务”的方式,给相应机构以补贴,包括场租补贴、人员培训支持等。

再比如教育,随着80后、90后为人父母,他们对教育更加重视,早教幼教、素质教育市场迎来“井喷式发展”,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人大关,再教育的各种培训班如火如荼,甚至连部分老年大学也出现了“一票难求”现象。据调查,近年来,我国城市家庭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就是教育支出,其年均增速为20%左右。但我们也应该看到,目前教育培训行业鱼龙混杂,“大市场,小作坊”现象非常突出。这方面除了要进一步规范行业标准、惩治违规行为外,最重要的还是政策要给民间教育机构、国际教育机构以长远预期。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没有长远预期,教育产业很难有长足良性的发展,大家只能挣快钱。

还比如大健康产业,据国务院发布的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,健康服务产业规模要在2030年达到16万亿元。资本纷纷布局健康产业,都希望从这个行业里分一杯羹。但不能不承认,我国健康服务产业仍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,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相对薄弱、“看病难”问题仍然突出等。但同时,针对高端健康需求的服务机构又量少价高,富裕人士于是就选择海外健康游、豪华美容游等方式到国外去满足需求。如何将高端医疗健康需求留存国内、将国际品牌机构引进来,是下一步制定政策需考虑的问题。

因此,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下,通过政策引导,加大和优化供给,让医疗、教育、养老成为拉动内需的“新三驾马车”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。